
從第一日學習行走,孩子就難免會有跌倒的時候。即使成年人,日常亦會有擦傷及創傷。雖然傷口一般很快就能自動復原,但適當的急救能加快復原,並防止感染。
急救的重要性?
完好無缺的肌膚是對抗病菌的天然保護層。但當皮膚上有傷口,病菌就可能經由這些創傷、擦傷或咬傷進入身體,進入濕潤、溫暖而富有營養皮下組織,肆意生長。
傷口受到感染時:
- 我們身上無害的細菌經由傷口進入體内
- 灰塵、動物及人類皮膚中的病菌污染傷口
- 空氣中的病菌從傷口入侵
- 沾染細菌的手或其他物品觸碰傷口
無論傷口是否受到感染或受感染的速度取決於許多因素。其中包括污染細菌的種類、傷口的類型、傷口的深度及位置、受傷部位的血液供應量、傷口上是否有污染物質、個體對入侵微生物的免疫能力。
抗生素並非萬能,傷口感染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(如大部分抗生素對抗藥性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無效)。受感染的傷口一般無法癒合。因此,使用殺菌劑能有效預防感染,並保證傷口順利愈合。
簡易急救可預防小傷口感染
- 觸摸傷口前後應使用抗菌潔手液或消毒搓手液清潔雙手
- 請用清水及消毒劑沖洗傷口。消毒藥水需適當稀釋。
- 輕輕擦乾傷口周圍的皮膚
- 應用消毒藥膏殺滅殘餘的細菌及病菌
- 用紗布或膠布覆蓋傷口,並定期更換藥膏
- 處理傷口後請謹記洗淨雙手,保持雙手清潔
若傷口流血不止,發紅腫脹,應及時就醫。